埋在地下的水管、燃氣管、電纜具體在什么位置,什么走向,新建道路的地下管線怎么布置更合理?這在過去只能靠人員記憶、扒圖紙、試探挖掘等方式確定,費工費時還容易出錯。今后在鄭州高新區,這些弊端將成為歷史!
鄭州市高新區正在開展的地下管線普查和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將于明年5月完成,屆時一個可更新、三維可視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將面世,為全區城市建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建區30年 地下管線需要“摸清家底”
地下管線歷來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經”,涉及自來水、雨水、污水、燃氣、電力、路燈、有線電視等十多種,形成了一張錯綜復雜的地下交織網絡。
高新區國土規劃住建局市政規劃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建區30年,已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網體系,多年來無重大管線事故的發生,為高新區城市功能的正常運轉提供了良好支撐。但由于歷史原因,管線管理工作依然存在早期檔案資料缺失、地下管線“家底”不明、部分地下管網老舊腐化等各類問題。為切實提升市政管線規劃管理水平,有效避免重大事故發生,控制管網漏失率,提升應急防災能力,從今年7月開始,區國土規劃住建局通過政府采購流程,正式開展高新區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系統建設工作。
可以說,30周歲的高新區需要對全區市政道路地下管線的實際狀況開展一次摸家底的清查,從而為今后更新更好的建設提供基礎資料。
對標先進 追求實用 為“智慧高新”打基礎
據悉,這次市政地下管線普查及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將為保障高新區市政管網規劃科學、建設合規、運營安全提供基礎支撐,并為后期開展市政管線規劃核實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為保證系統建設不落伍、可更新,高新區分別對已開展地下管線普探及信息系統建設城市進行了調研學習,取其經驗,避其教訓。為保證建設質量,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篩選管線普探及信息系統建設單位,重點對技術力量、先進案例、項目初步方案等進行了解。之后,又與智慧城市建設部門多次對接,就信息數據共享、機房建設、軟件采購等取得一致意見。2018年7月20日招標公告在政府采購網發布。
2018年8、9月份,招標項目分別確定了地下管線普查中標單位、信息系統建設中標單位和監理中標單位。隨后,普查工作正式開始。
注重探測數據質量 建立三維可視管線信息系統
為保證管線探測數據質量,規范管線探測工作流程,11月19日下午,高新區國土規劃住建局市政規劃科全體工作人員前往長椿路、冬青街、牡丹路等各管線探測作業點,對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進行了實地檢查。
在檢查現場,工作人員檢查了作業人員探測操作的規范性,工作方法及流程的合規性,并就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進行了溝通。市政規劃科負責人要求,探測工作必須保證質量,不錯測、不漏測,為后期信息系統建設提供準確數據。
據悉,通過這次探測和信息系統建設,全高新區將建立一套三維可視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并可以隨著城市建設進程不斷更新。這套系統建成后,將能從全局上把握整個高新區水電氣暖等各類管線的布局合理性,并能在后期的規劃審批和規劃核實工作中加快效率、減少差錯,助力高新區城市建設工作提質增速。
【文章來源:鄭州市政府】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